物竞编号 | 1508 |
---|---|
分子式 | C4H6N2O2 |
分子量 | 114.10 |
标签 | 重氮乙酸乙酯 |
CAS号:623-73-4
MDL号:MFCD00001989
EINECS号:210-810-8
RTECS号:AG5775000
BRN号:107654
PubChem号:24894459
1.性状:黄色油状物
2.密度:1.085 g/cm3
3.沸点(℃,720 mmHg):140~141
4.溶解性: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通常在CH2Cl2、CHCl3、CCl4、ClCH2CH2Cl和MeCN 中使用。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1.试剂在加热情况下会引起分解和爆炸,还会自动分解出有毒物质。建议小心储存和带上防护装备后使用。
2.有毒。具有渗诈性,即使减压蒸馏,亦有爆炸危险。
暂无
1.实验室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为原料,在5%的H2SO4溶液中与NaNO2作用来制备[1]。
2. 注意!全部操作应在良好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务必注意。制备后要及早应用,不能放置。
在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和氮气导入管的四颈瓶中加入140克(1摩尔)氨基乙酸乙醋盐酸盐溶于250毫升水的溶浪和600毫升二氯甲烷(注),冷至一5℃,通氮气,搅拌下加入冰冷的83克(1.2摩尔)亚硝酸钠溶于250毫升水的溶液.温度降至一9℃,滴入95克5%(重i-}比)的硫酸,约3分钟.采用一23℃的冷浴时反应温度最高升至一1℃.10分钟内不再放热时反应即告结束。反应混合物转入用冰冷却的分液漏斗,将黄一绿色二氯甲烷层侧入1升冷却的5%碳酸氢钠溶液中,水层用75毫升二氯甲烷萃取.二氯甲烷和碳酸氛钠溶液重行转入分液漏斗,振摇至试纸不显微酸性.分出有机层,转入干燥分液漏斗,加入15克粒状无水硫酸钠振摇5分钟,过滤,经减压分馏除尽溶剂(室温,300mm,最后可达35,20mm 得到90-100克黄色油状物的重氮乙酸乙醋,产率79一88%。对于一般的合成工作,产品纯度已符合要求
重氮乙酸乙酯作为一个带有重要官能团的商业化重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特色反应主要体现在C-H键的插入反应和不饱和键上的环化反应。
重氮乙酸乙酯在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C-H键的插入反应。但是,它与醛发生的C-H键插入反应生成β-酮酸乙酯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合成价值。多种路易斯酸催化剂可以用于该目的[2,3],应用范围最广的催化剂是无水SnCl2[4~6]。该反应一般在低温至室温下若干小时内完成,可简单地通过观察氮气的放出来跟踪反应。产物的产率通常在较好和非常好的水平,而且具有很好的化学选择性 (式1,式2)[3,4]。最近文献报道使用一种铁催化剂可以使该反应主要生成一类新的产物(式3)[2]。
传统上重氮乙酸乙酯在铜或者钌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与双键发生环加成反应,得到环丙烷产物。该反应许多时候可以得到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产物 (式4)[7]。使用适当的手性配体与金属配位后参与催化反应,则可能得到高度光学纯的产物 (式5)[8,9]。使用维生素B12作为催化剂,也可以得到理想的立体选择性和产率[10]。炔烃在铑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环丙烯产物 (式6)[11,12]。
重氮乙酸乙酯与亚胺的环加成反应特别有意义,可以得到含氮环丙烷产物,而且反应是在质子酸的催化下进行的 (式7)[13]。将重氮乙酸乙酯与亚胺和缺电子烯烃或者炔烃发生“一锅煮”反应,可以高产率地得到吡咯的衍生物 (式8)[14]。
危险运输编码:UN 1993 3/PG 3
危险品标志:有害
安全标识:S36/S37
1. Philip W., Robert S. J. Org. Chem., 1992, 57, 6294. 2. Dudley, M. E.; Morshed, Md. M.; Brennan, C. L.; Islam, M. S.; Ahmad, M. S.; Atuu, M.-R.; Branstetter, B.; Hossain, M. M. J. Org. Chem., 2004, 69, 7599. 3. Karche, N. P.; Jachak, S. M.; Dhavale, D. D. J. Org. Chem., 2003, 68, 4531. 4. Dineen, T. A.; Roush, W. R. Org. Lett., 2004, 6, 2043. 5. Herb, C.; Maier, M. E. J. Org. Chem., 2003, 68, 8129. 6. Marmsater, F. P.; Vanecko, J. A.; West, F. G. Org. Lett., 2004, 6, 1657. 7. Andrey, O.; Camuzat-Dedenis, B.; Chabaud, L.; Julienne, K.; Landais, Y.; Parra-Rapado, L.; Renaud, P. Tetrahedron, 2003, 59, 8543. 8. Nosse, B.; Chhor, R. B.; Jeong, W. B.; Bohm, C.; Reiser, O. Org. Lett., 2003, 5, 941. 9. Miller, J. A.; Hennessy, E. J.; Marshall, W. J.; Scialdone, M. A.; Nguyen, S. T. J. Org. Chem., 2003, 68, 7884. 10. Chen, Y.; Zhang, X. P. J. Org. Chem., 2004, 69, 2431. 11. Lou, Y.; Horikawa, M.; Kloster, R. A.; Hawryluk, N. A.; Corey, E.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 8916. 12. Liao, L.; Zhang, F.; Yan, N.; Golen, J. A.; Fox, J. M. Tetrahedron, 2004, 60, 1803. 13. Williams, A. L.; Johnston, J. N.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612. 14. Li, G.-Y.; Chen, J.; Yu, W.-Y.; Hong, W.; Che, C.-M. Org. Lett., 2003, 5, 2153. 15.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