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JPR
分子式 C12H20Sn
分子量 282.98
标签 Tetraallyltin

编号系统

CAS号:7393-43-3

MDL号:MFCD00008637

EINECS号:230-987-5

RTECS号:暂无

BRN号:3536269

PubChem号:24856438

物性数据

1.       性状:浅黄色液体

2.       密度(g/mL,25/4℃): 1.179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4.       熔点(ºC):无可用

5.       沸点(ºC,常压):69-70

6.       沸点(ºC,5.2kPa): 无可用

7.       折射率: 1.539

8.       闪点(ºC): 无可用

9.       比旋光度(º):无可用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75

11.    蒸气压(kPa,25ºC):无可用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无可用

13.    燃烧热(KJ/mol):无可用

14.    临界温度(ºC):无可用

15.    临界压力(KPa):无可用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

17.    爆炸上限(%,V/V):无可用

18.    爆炸下限(%,V/V): 无可用

19.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通常在Et2O或者THF中使用。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cm3/mol): 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 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8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1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4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对空气和湿气稳定。因该试剂分子中含有C-Sn 键而有剧毒,建议在通风橱中小心操作和使用。

贮存方法

密封于阴凉干燥环境。

合成方法

通过烯丙基溴化镁与四氯化锡反应制备[1]

用途

四烯丙基锡 (式1) 在有机合成中主要被用作亲核试剂,在底物分子中引入烯丙基。它所进行的亲核反应很多,但是早期在锂试剂帮助下与醛酮反应,或者在金属钯催化下与sp2 碳原子上卤原子发生的偶联反应[2]等等已经被其它更优秀的试剂所取代。目前四烯丙基锡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与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已经成为该试剂的主要反应。

四烯丙基锡与醛发生的亲核加成产物非常容易进行,使用硅胶催化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式2)[3,4]。使用盐酸水溶液作为催化剂时,可以在酮的存在下高选择性地与醛发生反应,而保持酮羰基不变 (式3)[5]。如果使用Sc(OTf)3 为催化剂,在乙酸酐的存在下,四烯丙基锡分子中四个烯丙基全部可以得到利用[6]。在离子液体中发生反应也能够达到满意的环境友好的效果[7]

四烯丙基锡与酮发生的亲核加成反应需要在强路易斯酸试剂的催化下进行,三氟甲基磺酸盐是最常用的催化剂。在Sc(OTf)3 的乙腈水溶液中反应是最方便的方法[8]。但是,使用Cu(OTf)2 在CH2Cl2 中反应可以提高反应的产率 (式4)[9]。如果使用Ti(O-iPr)4 和手性配体BINOL在异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则可以得到手性的加成产物 (式5)[10]

最近有人使用四烯丙基锡在Bi(OTf)3 存在下与含氧和含氮三元环化合物反应,均得到开环加成的重排产物 (式6)[1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文献

1. O'Brien, S.; Fishwick, N.; McDermott, B.; Wallbridge, M. G. H.; Wright, G. A. Inorg. Synth., 1971, 13, 73. 2. Chen, P.; Norris, D.; Haslow, K. D.; Dhar, T. G. M.; Pitts, W. J.; Watterson, S. H.; Cheney, D. L.; Bassolino, D. A.; Fleener, C. A.; Rouleau, K. A.; Hollenbaugh, D. L.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3, 13, 1345. 3. Jin, Y.; Yasuda, N.; Furuno, H.; Inanaga, J.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8765. 4. Sreekanth, P.; Kim, S.; Hyeon, T.; Kim, B. M. Adv. Synth. Catal., 2003, 345, 936. 5. Yanagisawa, A.; Inoue, H.; Morodome, M.; Yamamoto, H. J. Am. Chem. Soc., 1993, 115, 10356. 6. Nagano, Y.; Orita, A.; Otera, J. Adv. Synth. Catal., 2003, 345, 643. 7. Gordon, C. M.; McCluskey, A. Chem. Commun., 1999, 1431. 8. Hachiya, I.; Kobayashi, S. J. Org. Chem., 1993, 58, 6958. 9. Kamble, R.M.; Singh, V. K.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 7525. 10. Kim, J. G.; Waltz, K. M.; Garcia, I. F.; Kwiatkowski, D.; Walsh, P.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2580. 11. Yadav, J. S.; Reddy, B. V. S.; Sathesh, G.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6501. 12.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