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 0LRZ |
---|---|
分子式 | CuC10H17O4 |
分子量 | 261.76 |
标签 | 双(2,4-戊二酮酸)铜(II), 乙酰丙酮酸铜(II), 二乙酰丙酮铜, 双(乙酰内酮)铜(Ⅱ), 2,4-戊二酮铜(II), Bis(2,4-pentanedionato)copper(II), Copper(II) Acetylacetonate, Cupric Acetylacetonate, 高纯度化合物 |
CAS号:13395-16-9
MDL号:MFCD00000016
EINECS号:236-477-9
RTECS号:GL6520000
BRN号:4157957
PubChem号:24873754
1. 性状:蓝色晶体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230
5. 沸点(ºC,常压):>240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适用的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该产品是不可燃的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该产品没有爆炸危险
18. 爆炸下限(%,V/V):该产品没有爆炸危险
19. 溶解性:溶于氯仿,微溶于乙醇。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61.01881 Da
8、标称质量:261 Da
9、平均质量:261.7618 Da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4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4、 互变异构体数量:15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0.3
6、 重原子数量:15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90.4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2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3
具有一定刺激性。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通过将乙酰丙酮加入到由硝酸铜和液氨反应而来的Cu(NH4)2+水溶液中制备而来。
Cu(acac)2可催化重氮化合物的分解,以及金属有机试剂与卤代物或砜的偶联反应。
Cu(acac)2能够与重氮化合物配位,进而促进重氮化合物的分解得到碳卡宾[1]。这一反应具有很多用途,如用于重氮化合物分子内环化反应 (式1~式3)[2~4]。
对于带共轭二烯侧链的2-重氮-1,4-苯醌,Cu(acac)2能催化其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二氢吡咯吲哚醌 (式4)[5]。此外,Cu(acac)2还能用于催化双-重氮酮底物的偶联反应,得到单烯二酮 (式5)[6]。
在Cu(acac)2催化下,烯丙基砜与格氏试剂很容易发生偶联反应 (式6)[7]。这种C-C键形成的反应对于引入中长链烷基非常有用。
Cu(acac)2也能催化乙烯基硼烷与烯丙基或炔基卤代烃的交叉偶联反应 (式7)[8],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刺激
危险标识:R36/37/38
1. Nozaki, H.; Takaya, H.; Moriuti, S.; Noyori, R. Tetrahedron, 1968, 24, 3655. 2. Fujita, M.; Hiyama, T.; Kondo, K. Tetrahedron Lett., 1986, 21, 2139. 3. Hudlicky, T.; Koszyk, F. J.; Kutchan, T. M.; Sheth, J. P. J. Org. Chem., 1980, 45, 5020. 4. Hudlicky, T.; Short, R. P. J. Org. Chem., 1982, 47, 1522. 5. Maruyama, K.; Nagai, N.; Naruta, Y. Chem. Lett., 1987, 97. 6. Kulkowit, S.; McKervey, M. A. Chem. Commun., 1978, 1069. 7. Julia, M.; Righin-Topie, A.; Verpeaux, J. Tetrahedron, 1983, 39, 3283. 8. Hoshi, M.; Masuda, Y.; Arase, A. Bull. Chem. J., 1983, 56, 2855. 9.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