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2ZE
分子式 C4H9Br
分子量 137.02
标签 溴正丁烷, 溴丁烷, 溴代丁烷, 溴代正丁烷, Bromobutane, Butyl bromide, 稀有元素萃取剂, 烃化剂, 卤代烃类溶剂, 脂肪族化合物

编号系统

CAS号:109-65-9

MDL号:MFCD00000260

EINECS号:203-691-9

RTECS号:EJ6225000

BRN号:1098260

PubChem号:1098260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1]

2.熔点(℃):-112.4[2]

3.沸点(℃):100~104[3]

4.相对密度(水=1):1.276[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72[5]

6.饱和蒸气压(kPa):5.58(25℃)[6]

7.临界压力(MPa):4.54[7]

8.辛醇/水分配系数:2.75[8]

9.闪点(℃):18(OC)[9]

10.引燃温度(℃):265[10]

11.爆炸上限(%):6.6(100℃)[11]

12.爆炸下限(%):2.6(100℃)[12]

13.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四氯化碳,溶于氯仿,混溶于乙醇、乙醚、丙酮。[13]

14.溶度参数(J·cm-3)0.5:18.420

15.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8.250×109

16.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58.760

17.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43.76

18.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52.7

1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07.5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4]

LD50:2761mg/kg(大鼠经口);4450mg/kg(大鼠腹腔);1424mg/kg(小鼠腹腔)

LC50:47000mg/m3(大鼠吸入,2h)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15]  LC50:36.7mg/L(4d)(黑头呆鱼)

2.生物降解性[16]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28d后降解72%。

3.非生物降解性[17]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6.4d(理论)。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8.31

2、摩尔体积(cm3/mol):107.7

3、等张比容(90.2K):243.4

4、表面张力(dyne/cm):26.0

5、极化率(10-24cm3):11.22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3.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稳定性[18]  稳定

2.禁配物[19]  强氧化剂、强碱、钾、钠、镁

3.避免接触的条件[20]  受热

4.聚合危害[21]  不聚合

5.分解产物[22]  溴化氢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3]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由正丁醇在红磷存在下与溴作用而得;或由正丁醇在硫酸存在下与氢溴酸反应而得。正丁醇与氢溴酸混合,滴加入硫酸,加热回流反应1.5h,蒸馏得溴丁烷粗品,用水洗至pH为6-7,用无水氯化钙脱水即得。

2.制法:

于250mL反应瓶中加入水20mL,小心加入浓硫酸20mL。混合均匀后冷至室温。依次加入正丁醇(2)15g(0.2mol)、研细的溴化钠25g(0.24mol)。加入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器(顶部装一导气管至溴化氢吸收瓶)。加热回流反应1.5h,期间不断摇动反应瓶。冷后改为蒸馏装置,加热蒸馏,直至馏出液由浑浊变为澄清,得正溴丁烷粗品。将粗品水洗,分出有机层,以10mL浓硫酸洗涤,再依次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得正溴丁烷(1)16~18g,收率60%~65%。[25]

用途

用作烷化剂、溶剂、稀有元素萃取剂和用于有机合成。[24]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126 3/PG 2

危险品标志:易燃 刺激 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16 S26 S60

危险标识:R11 R36/37/38 R51/53

文献

[1~24]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25]参考文献:1、Furniss B S,Hannaford A J,Rogers V,et al. Vogel’s Texbook of Practical Chemistry. 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Fourth edition,1978::388.2、段行信•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6. 3、李吉海,刘金庭主编•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0. 参考书:有机化合物合成手册/孙昌俊,王秀菊,孙风云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ISBN 978-122-11519-5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