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92F
分子式 C10H10Cl2Zr
分子量 292.32
标签 二氯二茂锆, 二氯二环戊二烯基锆, Dichlorobis(cyclopentadienyl)zirconium

编号系统

CAS号:1291-32-3

MDL号:MFCD00003726

EINECS号:215-066-8

RTECS号:暂无

BRN号:暂无

PubChem号:暂无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结晶。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水解。对光敏感。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247~249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 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溶于THF和氯仿,微溶于芳烃溶剂和乙醚,不溶于正己烷。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引入腹膜LD50:30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89.920658 Da

8、标称质量:290 Da

9、平均质量:292.3164 Da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2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13

6、   表面电荷:-2

7、   复杂度:71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3

性质与稳定性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

2.干燥的二氯二茂锆试剂对空气和湿气都非常稳定,可以直接操作使用。建议在惰性气氛下保存。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合成方法

暂无

用途

1.橡胶促进剂。乙烯型单体聚合催化剂系统的组分。抗水聚硅氧烷材料固化剂。

2.二氯二茂锆是制备各种类型的正二价锆和正四价锆衍生物的重要原料;与有机金属试剂如烷基铝、锌、镁结合使用能高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地催化不饱和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与MAO结合则能催化实现聚合反应。

二氯二茂锆是制备ZrIV和ZrII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如与LiAlH4或LiEt3BH4反应制备的Schwartz试剂 (式1,式2)[1,2],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氢锆化试剂。

二氯二茂锆与包含Li、Na、K、Mg的有机金属试剂能发生转移金属化反应 (式3)[3],得到各种类型取代的二茂锆化合物Cp2ZrR2 (R=烷基、烯丙基、苄基、烯基、芳基和炔基)。

在二氯二茂锆的催化下,能够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地实现有机金属试剂对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式4)[4],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二氯二茂锆也能催化烯烃底物的碳金属化反应,如与烷基镁试剂作用实现的碳镁化反应 (式5)[5]。该反应经历了与炔烃碳金属化反应完全不同的历程。

在两当量的丁基锂作用下,二氯二茂锆能够被还原为正二价的Cp2Zr(II) 或其等价体二丁基二茂锆Cp2ZrBu2 (式6)[6]

正二价的Cp2Zr(II) 能与一系列不饱和化合物如炔烃、烯烃[7]、亚胺[8]和氮杂二烯[9]反应发生配体交换,得到各种类型的二茂锆配合物 (式7~式9),进而与质子、碘或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各种取代产物,如用于非共轭二烯、烯炔和二炔的分子内成环反应 (式10)[10]

在二氯二茂锆、二氯甲烷(或二溴甲烷)和锌粉作用体系下,能够实现羰基化合物如醛、酮和烯酮的亚甲基化反应 (式11)[1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文献

1. Schwartz, J.; Labinger, J. A. Angew. Chem., 1976, 15, 333. 2. Wailer, P. C.; Weigold, H. Inorg. Synth., 1979, 19, 223. 3. Negishi, E.; Boardman, L. D. Tetrahedron Lett., 1982, 23, 3327. 4. Negishi, E.; Van Horn, D. E.; Yoshida, T. J. Am. Chem. Soc., 1985, 107, 6639. 5. Takahashi, T.; Seki, T.; Nitto, Y.; Saburi, M.; Roussert, C. J.; Negishi, E. J. Am. Chem. Soc., 1991, 113, 6266. 6. Negishi, E.; Cederbaum, F. E.; Takahashi, T. Tetrahedron Lett., 1986, 27, 2829. 7. Negishi, E.; Chem. Ser., 1989, 29, 457. 8. Jensen, M.; Livinghouse, T. J. Am. Chem. Soc., 1989, 111, 4495. 9. Davis, J. M.; Whitby, R. J.; Jaxa-Chamiec, A. Chem. Commun., 1991, 1743. 10. (a) Negishi, E.; Holms, S. J.; Tour, J. M.; Miller, J. A.; Cederbaum, F. E.; Swanson, D. R.; Takahashi, T. J. Am. Chem. Soc., 1989, 111, 3336. (b) Jensen, M.; Livinghouse, T. J. Am. Chem. Soc., 1989, 111, 4495. 11. Tour, J. M.; Besworth, P. V.; Wu. R. Tetrahedron Lett., 1989, 30, 3927. 12.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