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91F
分子式 C10H10Cl2Ti
分子量 248.96
标签 二氯二茂钛

编号系统

CAS号:1271-19-8

MDL号:MFCD00003723

EINECS号:215-035-9

RTECS号:XR2050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54058

物性数据

1. 性状:紫色固体

2. 密度:1.600 g/cm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289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 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溶于甲苯、氯仿、乙醇和其它羟基溶剂,少量溶于水、石油醚、苯、乙醚、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对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47.963903 Da

8、标称质量:248 Da

9、平均质量:248.9594 Da

计算化学数据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4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13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163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5

性质与稳定性

1.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

2.对湿气敏感,具有刺激性和易燃性。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合成方法

暂无

用途

1.是一种高效加氢催化剂,主要用于烯烃聚合及加氢反应中,医药上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活性物质。

2.二氯二茂钛主要是作为氢金属化试剂、频哪醇偶联试剂、碳金属化试剂、脱氧试剂以及路易斯酸和亚甲基化试剂参与到有机反应当中[1]

i-BuMgCl和催化剂量的二氯二茂钛作用下,能够发生金属氢键对炔烃的顺式加成,实现炔烃的氢镁化反应 (式1)[2]。反应生成的碳-金属键可以被其它亲电试剂如酮、烷基卤代物、烯丙基卤代物等进攻,从而实现对各类取代烯烃化合物的合成。

在格氏试剂和二氯二茂钛的共同作用下,也能实现烯丙醇和高烯丙醇的氢镁化反应。唯一不足的是,这类反应只适用于单取代烯烃 (式2)[3]

 

此外,i-BuMgCl和二氯二茂钛共同作用还能实现羰基还原反应,能将羧酸或酯分别还原为醛和醇 (式3)[4]

在两当量的二氯二茂钛和过量的Zn作用下,能够实现溴化物的还原,如将连二溴化合物高产率地还原为烯烃 (式4)[5]。该反应也可在催化量的二氯二茂钛作用下完成,但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在定量的二氯二茂钛和i-PrMgCl作用下,还能实现烯丙基溴和苄基溴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 (式5)[6]

α,β-不饱和醛在二氯二茂钛和s-BuMgCl共同作用下能够发生频哪醇偶联反应 (式6)[7],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产率。

与二氯二茂锆相似,二氯二茂钛也能与丁基锂反应得到二丁基二茂钛,进而与烯炔和二炔底物反应得到五元环和六元环化合物 (式7)[8]。该类环化反应需要定量的钛试剂,并且不适用于二烯底物。

二氯二茂钛与金属锌作用能得到Cp2TiCl活性中间体,它能实现环氧化合物与烯烃的烯基烷基化反应 (式8)[9]

二氯二茂钛与各种二烯化合物能形成π-烯丙基钛配合物,进而与醛和酮发生烷基化反应,得到反式烯丙醇化合物 (式9)[10]

三甲基铝与二氯二茂钛反应能得到Al-Ti键双金属配合物,俗称Tebbe试剂。Tebbe试剂能用于酮、酯和烯烃的亚甲基化反应 (式10)[1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暂无

安全标识:暂无

危险标识:暂无

文献

1. Halterman, R. L. Chem. Rev., 1992, 92, 965. 2. Sato, F.; Watanabe, H.; Tanaka, Y.; Sato, M. Chem. Commun., 1982, 1126. 3. Eisch, J. J.; Galle, J. E. J. Organometal. Chem., 1978, 160, 4. Sato, F.; Jinbo, T.; Sato, M. Tetrahedron Lett., 1980, 21, 2171. 5. Davies, S. G.; Thomas, S. E. Synthesis, 1984, 1027. 6. Yanlong, Q.; Guisheng, L.; Huang, Y.-Z. J. Organometal. Chem., 1990, 381, 29. 7. Zhang, Y.; Liu, T. Synth. Commun., 1988, 18, 2173. 8. (a) Nugent, W. A.; Calabrese, J. C. J. Am. Chem. Soc., 1984, 106, 6422. (b) Nugent, W. A.; Thorn, D. L.; Harlow, R. L. J. Am. Chem. Soc., 1987, 109, 2788. (c) RajanBabu, T. V.; Nugent, W. A.; Taber, D. F.; Fagan, P. J. J. Am. Chem. Soc., 1988, 110, 7128. 9. RajanBabu, T. V.; Nugent, W. A. J. Am. Chem. Soc., 1989, 111, 4525. 10. Sato, F.; Lijima, S.; Sato, M. Tetrahedron Lett., 1981, 22, 243. 11. Tebbe, F. N.; Parshall, G. W.; Reddy, G. S. J. Am. Chem. Soc., 1978, 100, 3611. 12.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